一位参与组织谈话的市级领导感慨道:能让书记、市长坐下来面对面地就环保工作进行谈话,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传导、责任传导。
广州、珠海、佛山、江门、肇庆、东莞市及顺德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%以上,其他城市优于2015年水平。负责编制该《规划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永波介绍说,未来广东空气污染治理重点更多转向治理臭氧,珠三角臭氧一直在升高,来源复杂,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未完全找出根治方法。
到2017年底,广州、深圳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,地级市建成区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、河岸无垃圾、无违法排污口。广东十三五要达到的目标空气到2020年珠三角各市(区)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,深圳市细颗粒物PM2.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25微克/立方米,广州、佛山、肇庆、东莞市及顺德区PM2.5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/立方米,其他城市PM2.5年均浓度不高于2015年水平。空气:减排VOCs和氮氧化物 十三五 期间,珠三角将打造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,而 十三五 的工作重点将转向环境质量改善,这是一个理念的重大转变负责编制该《规划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永波介绍说,未来广东空气污染治理重点更多转向治理臭氧,珠三角臭氧一直在升高,来源复杂,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未完全找出根治方法。张永波介绍,未来市民可以向城建部门举报投诉身边发现的黑臭水体,黑臭有没治理好、治理好不好也将由市民说了算,纳入市民评价作为考核。
水:治理成效将由市民评价今年,城市河涌黑臭让居民们反映强烈。广东十三五对环境治理将从原来的注重减排转向环境质量改善,空气污染治理重点逐渐转向臭氧,城市河涌黑臭水体未来治理得好不好也将由市民说了算。一场制度变革的角逐已经开始,看似积重难返的排污许可制度能否起死回生?石化、火电先行我们现在进行的排污许可试点,和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多年来只听见楼梯响,没看见人下来。吉林省也在进行排污许可证信息平台建设,我们的设想是,一方面企业可以在网上填写申报信息,对企业而言更加便利。如今12年过去,不仅是唐山,南方周末在回访其他城市时发现,一些城市早已忘记自己是试点。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主任刘伟京透露,国家将在两个行业进行排污许可证试点,大气覆盖的是火电行业,水覆盖的是造纸行业。
不过,这项已被欧美发达国家证明行之有效的排污基本制度,在我国推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。这正是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20年推而不广的尴尬缩影。
然而,环保部门在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过程中,未必就能一帆风顺,仅从作为改革探路者的海南试点来说,一切也才刚刚开始。根据相关省局的推荐,环保总局决定在唐山市、深圳市、沈阳市、杭州市、银川市、武汉市等6座城市,进行综合排污许可试点工作。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朝阳说。宋国君将新制度和现行的排污许可证划清了界限。
建立这个平台是为了留一个接口,下一步国家要建立许可证平台,我们对接一下就可以。在欧美发达国家,排污许可证是最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,是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。发证之后,监管无力也是我国排污许可证难以收效的重要因素。如若不是赵英民近期再次强调要通过改革,完善排污许可制度,人们很难联想到海南是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新一轮的吃螃蟹的人,试点成果将影响这项制度全国推行的进程。
排污许可是国际通行的环境治理制度,但在中国推行二十余年,仍是案牍空文。与其几乎同步的是,排污许可制度的行业试点也在各地紧锣密鼓地开展。
随着顶层设计的重构,压力已经传到了企业。在原有概念下,环评、三同时、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也可能出现定位混乱。
银川是试点城市吗?请将当年的试点文件信息和采访函一起发过来吧,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试点背景。但若在日后的监管过程中,环保主管部门发现企业弄虚作假则会对企业进行处罚。我们所做的工作,就是省里出台什么样的法规,我们执行什么样的法规,唐山只是一个地级市,不管之前有没有试点,这里的工作没有什么特殊之处。银川市环保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童晓庆说。火电、钢铁、造纸、石化化工是多位受访专家提及的试点行业。南方周末从几位接近环保部的专家口中得知,征求意见工作虽然完成了,但稿件内容仍然在做系统性修订。
根据其2010年之前所遵照的法规条例,银川的排污许可证发放主要都是围绕饮食娱乐业,目的在于遏制居民住宅楼下擅自开设有油烟、噪声污染的经营场所的局面。发达国家的排污许可制度,基本实施的是全生命周期的排污许可。
尽管属于最早的先行者,银川市排污许可制度在实践中仍较为简单。刘伟京介绍,一种观点认为,环保主管部门要给企业发许可证,需要进行现场检查。
这说明该项制度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和具体的实施办法。2016年9月9日,海南省环保厅总量处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,目前试点工作还没有什么结果,原定的11个试点企业要去除几个,现在最多只有10家,一家热电厂至今没能建成,没建成就不存在发证问题了。
陆朝阳认为,环评和许可证定位不清楚,会导致证照核发问题。实际上,环保部对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举措已经在部分地区悄然展开。陕西省将把省内全部污染物排放企业纳入管理系统,每个企业将获得一个专属代码,申请或更换排污许可证直接在网上进行。另一方面在填写过程中,每个企业排污的信息能够及时向公众和政府公开,一举两得。
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副司长汪键做出过这样的表态。调研发现,截至9月12日,7个省份尚未出台本地相关法规,14个省份未公开排污许可企业名单;此外,各地排污许可的文件级别也是千差万别。
地处西北的试点城市银川,和唐山的反应如出一辙。新一轮改革将全面刷新制度设计,石化、火电、造纸(或钢铁)成先行行业,企业需自证清白,顶层设计也将厘清其与环评的重合瓜葛。
他认为,如今环保部筹备推行的排污许可证,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排污许可制度基本一致,是对固定污染源的一证式管理,全生命周期的排污许可。尽管环境保护法、水污染防治法和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,都对排污许可证作出明确规定,但这仅是原则要求,不具备可操作性,尤其缺少对拒不领证、逾期拒不改正等行为的制约措施,这导致环保部门对这些环境违法行为难以实施监管和处罚。
上述唐山工作人员说。2004年,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(现环保部)便在地方开展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。环评和排污许可,缺乏明晰界定这项制度多年来推而不广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。从上海青悦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,30年来,全国已有浙江、江苏、内蒙古、四川等25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本地排污许可证相关法规,占比超八成。
问题在哪,其实就是管理制度问题。上海青悦负责人刘春蕾告诉南方周末。
改革之后企业将背负更大的自证压力。然而,国家层面的排污许可条例没有出台,顶层设计工作就难言结束。
新制度初露端倪排污许可制度虽然尚未出台正式条例,不过通过环保部开展的改革试点工作以及多位专家描述,新制度的雏形已露出端倪。而对于违反排污许可要求的排污单位,其所面临的处罚只是卫生、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核发《卫生许可证》和《营业执照》等措施。
史耀斌以中国已和新开发银行签订协议的项目为例表示,新开发银行发放贷款重点关注民生、环境和新能源等领域,比如说福建平海湾的海上风电项目、湖南长株潭小流域治理项目以及江西绿色低碳发展项目。
二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,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任务布局,健全公正科学的评审规则,完善科研项目决策、资源分配等机制。
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到2016年西方民主政治出现危机,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世界动荡触动了欧美学术界大反思。
每当走过拆除高炉留下的废墟,武安市烘熔钢铁公司董事长刘景河都会心生感慨。
例如,重组后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,在煤炭产销量、发电装机总容量、煤制油化工产量等领域居全球第一,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集团。
1-7月,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279798.2亿元,同比增长15.8%,其中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0.5%、6.2%和9.3%。